当前位置:
【基层动态】陇西:民法典遇上民俗文化旅游节解锁普法宣传新模式


发布时间:2025-05-12 11:09 字号:[ ] 视力保护色:



当传统民俗遇上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”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

5月5日,陇西县司法局以“四月八”民俗文化旅游节为契机,将民法典宣传融入“烟火浓郁”的民俗盛景,通过“民俗+普法”“互动+服务”等创新模式,让法治强音与民俗鼓点同频共振,实现“双向奔赴”,使法律知识真正“活”起来,“动”起来,为法治政府建设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法治动能。

互动式普法

普法志愿者围绕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内容设计了100道问答题,参与者随机抽取卡片答题,回答正确即可领取奖品。活动现场气氛活跃,群众答题热情高涨、情绪激昂,在欢快愉悦的互动中学习了法律法规知识,提升了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,大家纷纷表示“没想到学习法律也可以如此有趣,今天才知道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确实息息相关”。

流动式普法与传统摆摊设点、发放传单的普法方式不同,志愿者手持印有“法治护航生活”“与法同行 共筑和谐”等标语的彩色小旗,在登山人流密集处流动讲解。青山绿水间跃动的普法彩旗,既吸引群众注意,又将法治观念潜移默化传递到群众心中,映照出法治宣传从“单向灌输”到“双向互动”的转变,法治社会的根基也将愈发坚实。

服务式普法

在仁寿山人群密集区设置固定法律咨询台,律师“坐诊”活动现场,通过“一问一答”厘清群众法律困惑,并选取赡养纠纷、网络诈骗、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高频问题,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析,吸引过往群众驻足聆听。从“人找法”到“法找人”,服务式普法以专业力量进一步破解群众“求助无门”的痛点,让法治温度在一次次对话中可感可触。当法律咨询不再“高高在上”,法治信仰便在这份“零距离”的信任中生根发芽。

借助民俗文化旅游节契机进行普法既“接地气”,又“聚人气”,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。下一步,陇西县司法局将持续深化“法治+民俗”融合模式,让法治精神在乡土文化中生根发芽,让“法治之花”绽放陇原大地。




责任编辑:张邺
分享到:
[ 打印本页 | 关闭窗口 ]